中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,不仅诞生了酒圣??杜康,还留下了众多关于酒类相关的诗词,比如杜甫的《饮中八仙歌》、《独酌成诗》;苏轼的《和陶渊明〈饮酒〉》;曹操的《短歌行》、李清照的《醉花阴》等等,上述这类酒醉而成传世诗作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,可见国人对酒的喜爱。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,从古至今,莫不如此。古代受限于通讯以及粮食产量,酒文化虽然盛行,但对比之风,尚不如今;近代以来,随着各类的评比奖项的盛行以及广告宣传,白酒文化的鄙视链逐步形成。
近日,一张根据各品牌目前在中国白酒圈的位置制作出来的《中国白酒歧视指南》在网络上盛传。该张图排比,虽然不见得完全准确,但基本符合目前整个国内的白酒品牌市场地位排比,当然我们不排除这里面可能也有营销的味道,毕竟打压对手,拔高自己,一直都是营销之中常见的一个手段。
顶部就真的好?说到中国目前的白酒,茅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,作为大A股股价及市值最高的股票,想让人忽略都不容易,当然这对股市而言是好是坏,显然不用多说;那作为销售价格最高的茅台,就真的比其他白酒更好吗?其实不见得,只能说茅台营销的更成功而已。
如果把时间放到21年前,当时在国宴上招待来宾,觥筹交错之间,斟的可能都是五粮液。彼时的五粮液,无论是销售价格,还是规模和利润,都要远远甩开后来的“国酒”茅台一大截,甚至两年后,茅台上市的时候,五粮液的总市值一度是后者的两倍还多。而在更早之前,中国酒市场霸主是汾酒,在90年代之前,汾酒厂都是中国产值最大、利润最高的酒厂,是响当当的“白酒业的面子”。
那茅台为什么会在后来逆转而上超越汾酒和五粮液呢?固然离不开茅台自身的品质,但不可否认的是“国酒茅台”这四个字也功不可没。茅台酒厂自2001年始,先后四批次提出“国酒茅台”商标注册申请,可以说是屡败屡战、锲而不舍;而且虽然没有获得正式批复,但茅台始终用“国酒”进行宣传。
“国酒”字样,本身就含有或者暗含“国家级酒”“中国最好的酒”之义,属于禁止在广告中出现的绝对化用语,若作商标使用则其实对其他经营者是不公平的。茅台等于是一直在打这个擦边球,这点一直到了2018年茅台的第一市场地位完全巩固之后,才放弃了对于“国酒茅台”商标的努力。
其实酒的原材料及酿造工艺大同小异,虽然有差别,但不至于价格相差如此之大,更大的原因都在于其附加值,这点上从茅台的毛利率上即可看出(毛利率=(主营业务收入-主营业务成本)/主营业务收入),茅台2019年的毛利率高达93.78%,接近于94%,也就说一瓶出厂价1499元的飞天茅台,其成本才90元左右,其余的都是毛利。
总结名酒与普通的白酒相比,最大的差别在于那几口老窖,剔除几口老窖出厂的顶级酒外,其余的普通酿造酒,在相同的原料,大同小异的工艺下,口味虽然有差,但不会相差太大。
真正会有差距的是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与纯粮酿造的白酒。不过只要是品牌或者说小有名气的企业,而不是地方散装小酒厂,目前很少会使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,市面上的各个品牌白酒价格大差最主要还是在于品牌价值(有人会说口味也很大差别,其实那是酱香、浓香和清香的差别而已),所以不是送礼收藏之用,对于普通人而言,白酒并不需要购买顶级品牌。
综上所述,底层品牌的白酒并非就都是差的白酒,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并非最贵就是最好的,比如你喝不惯酱香的,给你茅台也是白搭,现实中的你们,主要喝的是哪个品牌的白酒呢?